- 新闻中心

营业税改革对物流行业压力增加
来源: 发布时间:2013/8/1 浏览次数:
事实上,从7月底,青岛不少货代企业就开始酝酿提价。“货代行业属于物流辅助业,是在流通领域专门为货物运输需求和运力供给者提供各种运输服务业务的总称,"营改增"以后,过去5%的营业税调整为6%的增值税。”市南区一家货代企业财务人员称:“由于营业税和增值税的基数不同,仅税率并没有可比性,从实际操作看,我们上海到成都物流的压力反倒大了。城阳一家货代公司的财务人员唐女士肯定了这一点。“尤其是跟航空公司直接签约的,影响更大。”唐女士透露,以她所在的公司为例,每月和上游企业航空公司产生约100万元的交易额,之前缴纳营业税差额交税大约每月3万元,现在缴纳增值税却要6万多元,上涨了整整一倍。”
同样感到阵痛的,还有交通运输业。“一般认为运输企业是重资产企业,固定资产数量很大,更新速度较快,"营改增"后,新购进的货车等固定资产可以抵扣部分增值税。可实际情况是,传统运输企业受业务发展影响,固定资产更新的速度并没有那么快。”青岛铭嘉税务师事务所所长万萍分析。“因为货代企业必须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才能抵扣从事外贸行业的上海到成都物流张先生最近收到了上游企业一家货代公司的通知,称将要提高货代价格。“通知说从8月1日起,之前合同所签订的价格全部不包含税,让我们额外再掏出6%的税!”张先生说。
,但我们根本拿不到。”在解释为什么税负上升时,唐女士告诉记者,从事国外贸易的他们所面临的现实情况是上游运输企业(海、陆、空)所提供的国际运输服务要么实行增值税零税率或免征增值税,要么不属于在中国境内提供应税服务,不能提供符合规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正因为此,货代企业无法从承运人处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凭证,国际段代收代付的费用(约占总额的70%以上)不允许再执行差额纳税,需由代收企业纳入税基(税率6%)。青岛一家物流公司财务人员告诉记者,上海到成都物流对运输企业来说,成本主要来自油料消耗、过路过桥费、人工工资和场地租金。“目前来看,只有油料消耗和修理费能拿到增值税发票,企业可以进行抵扣,而其他费用却不能抵扣。”“我们无法承担这6%的增长,从另一个角度说,这意味着我们的生产成本提高了,所以只能让下游的外贸公司、其他货代公司承担这部分税额。”唐女士坦言。运输企业难免阵痛。现实状况是,运输司机在全国各地跑,加油后很难取得正式发票。这样的现实导致能抵扣的金额非常有限。“而且现在还有试点以外的城市,它们的企业拿不到增值税发票,我们的购进项目也不能进行抵扣。”这位工作人员坦言
相关新闻
- 2017/7/24打造“传化网”智能物流系统平台
- 2017/7/20极大地提高了物流的运作效率
- 2017/7/18智慧物流从此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 2017/7/14给物流行业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 2017/7/13上海仓储物流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