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上海到天津物流大吨位新船需求激增 海监船成上市船企新亮点
来源:http://www.linghan56.com 发布时间:2013/3/12 浏览次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最近一两年,于A股上市的多家船舶制造公司在海监船业务上已获得大量订单。中国船舶(600150,SH)官网一则发布于今年5月14日的消息显示,自去年7月以来,它旗下的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埔造船)已成功中标12艘海监船建造项目;去年四季度,太阳鸟一次性获得国家海洋局27艘海监船的2.16亿元订单,自2010年至今,该公司中标的海洋局海监船订单已近5亿元;上海佳豪新近发布的2012年中报更是直言,报告期内,根据市场的变化,公司的监理监造业务正由散货船监理监造逐渐向海监船、执法船等专用船舶监理建造转变。
与企业纷纷接到订单相对应的,上海到天津物流是在海洋维权需求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频频抛出的造船计划。据《天津日报》报道,2009年,为进一步加强海洋维权巡航执法工作,我国正式授权沿海省级海监机构参与国家海洋维权巡航执法任务,并于2010年由中央财政支持地方省级海监机构建造大吨位维权执法专用海监船、海岛保护和管理执法快艇。
新华社2010年10月报道称,为了加强海洋维权巡航执法工作,增强国家海洋维权巡航执法能力,中国各沿海省级海监机构相机启动建造大吨位海监船的立项工作,预计在今后几年中,中国海监船将再增加36艘,其中1500吨级7艘,1000吨级15艘,600吨级14艘。
今年2月8日,天津举行海洋维权执法专用海监船建造项目合同签字仪式,1艘1500吨级海监船由黄埔造船建造,2艘600吨级海监船由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建造。这标志着天津海监维权执法船舶建造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航速要提高,功能要更多。”接受记者采访的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高级工程师丑幸辉说,我国目前的海监船主要分为两块,一是救助与打捞,由于其功能比较清晰,更新换代比较快;还有一块与海事局相关,从横向比,后者的更新比较慢。但到2011年,海事局考虑了海监船的更新,从原来1000吨,往3000吨甚至5000吨级上靠。
行业创新者模式与方案集成商模式有相似之处:都是作为第三方物流和客户沟通的桥梁,将物流运作的两个端点连接起来。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行业创新者模式的客户是同一行业的多个企业,而方案集成商模式只针对一个企业客户进行物流管理。这种模式下,专线提供行业整体物流的解决方案,这样可以使专线运作的规模更大限度地得到扩大,使整个行业在物流运作上获得收益。
相关新闻
- 2017/7/24打造“传化网”智能物流系统平台
- 2017/7/20极大地提高了物流的运作效率
- 2017/7/18智慧物流从此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 2017/7/14给物流行业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 2017/7/13上海仓储物流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