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上海到成都物流 铁水公联运
来源: 发布时间:2014/2/25 浏览次数:
到“十二五”末期,重庆港务物流集团将建成西部最大的现代综合物流枢纽港和集装箱枢纽港。
果园港、寸滩港分别通过长江连接太平洋、渝新欧连通大西洋、西南翼的出海口连接印度洋,使得中西部的国际贸易通道大大拓展。
港口业务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商报记者昨日从重庆港务物流集团寸滩港获悉,2013年,有40万~50万吨汽车钢通过该港口进入重庆的汽摩生产企业,占市场用量的一半以上;同时,上海到成都物流由该港口进出的集装箱在去年也达到64.5万标箱,相当于2006年集装箱运量的近26倍。而随着国内最大内河铁、水、公联运港口果园港年内将实现铁路水路联运,重庆市以果园港、寸滩保税港、空港、铁路中心站和两江国际云计算中心构成的“五位一体”物流枢纽正在成型。其中,果园港夯实了两江新区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新优势,将成为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
“在刚过去的2013年,由寸滩港上岸的汽车钢有40万~50万吨,涵盖了重庆企业过半用量,同时,有包括大众、通用等品牌在内的30万辆轿车通过寸滩港,进入重庆、四川以及贵州等市场,每天进出港的物流车辆就有1300~1500辆。”重庆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屈宏昨日向商报记者透露,除了为工业输血的大宗进口生产资料,各种走水路的进口消费品也大多从寸滩港上岸,包括各种进口的高档木材、红酒以及整车等。
“港口业务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近几年重庆经济保持两位数的增速,寸滩港业务量也一样高速增长。”屈宏告诉商报记者,在2006年寸滩港初建投入使用时,其集装箱一年只有2.5万标箱,到2010年,这个数字翻了十倍,达到27万标箱的高位,并持续保持高增长,接下来三年分别达到48.5万标箱、55万标箱和64.5万标箱。此外,2013年重庆90%的外贸水路集装箱是通过寸滩进出的,外贸窗口地位愈发显著。
港口物流搭上欧亚大陆通道
在寸滩港的“窗口”作用愈发明显之际,重庆港务物流集团副总经理黄继告诉商报记者,果园港到渝怀铁路鱼嘴编组站之间的铁路专线将在今年内打通,这意味着果园港将成为我国内河最大的实现“水、铁、公”物流联运的枢纽港口。
“这是重庆建设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的标志性工程”。黄继告诉商报记者,果园港规划了三个功能区,以进港铁路专用线为界,码头功能区除16个泊位外,还有超过100万平方米的货场及100多亩的公路物流基地,建成后将完全满足码头中转功能的需要并实现水路、公路联运。
此外,铁路功能区位于港区中部,占地500余亩,包含10公里的双向进出港专线及13条装卸、调车线,建成后将实现水路铁路联运并无缝连接渝新欧大通道。铁路线以北是综合物流园区,占地面积在1100~1200亩,将配套建成集仓储、加工、配送及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等功能的上海到成都物流综合物流园区。预计2015年果园港全部开放投产后,港区年吞吐能力将达到3000万吨。
重庆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勇向商报记者表示,新一轮全球性产业大转移正在我国中西部全面展开,重庆物流网络的完善对地区经济的作用将更加凸显。在此背景下,重庆的港口物流经济应有明晰的思路。比如,由于海尔路交通压力增加,未来汽摩等物流重心或将转移到果园港,寸滩则做专业的集装箱物流港口,综合物流枢纽则是果园港的发展方向。
重庆大学教授曾国平认为,两江新区处在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汇位置,是发展商贸物流经济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
相关新闻
- 2017/7/24打造“传化网”智能物流系统平台
- 2017/7/20极大地提高了物流的运作效率
- 2017/7/18智慧物流从此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 2017/7/14给物流行业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 2017/7/13上海仓储物流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