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上海到成都物流|上海到成都货运|上海到成都专线
来源:http://www.linghan56.com 发布时间:2013/12/23 浏览次数:
邵志强(常州历史文化名城地方文史专家组组长,多年关注、研究常州运河历史文化,他与张戬炜合著的《常州运河史话》即将出版):春秋运河,人们习惯称其为常州古运河、常州府运河,都对,但似乎不是很贴切,因为那时候还没有“常州”这个芳名。这条运河的开挖,是利用古河道,疏拓故水道,沟通老水渠,部分新开河道,最后全部贯通,所有的上海到成都物流工程完全是在古延陵的地域里完成的,所以,我觉得把它叫作“延陵运河”更能反映它的开挖时间和所在地域。很多专家认为扬州的邗沟是京杭大运河的首段,但我们研究认为:常州的春秋古运河,比邗沟还早了9年,它才是京杭大运河最早的起始段。刚开始专家不认可,后来听我们一分析理由,服了。邗沟也是夫差开凿的,你想,夫差要北上渡过长江灭邗国、筑邗城、开邗沟,继而北上伐齐,必须坐船。史料记载,春秋时期的长江出海口江面有三四十里宽,不是现在的三四里宽,几万军队要过江打仗,不可能到了江边再驻扎下来大张旗鼓地造船吧?那样早就被江对岸的对手发现了,据《京杭运河志(苏南段)》记载:“周敬王七年(公元前513年),伍子胥治吴。建船场,兴舟师。于今无锡(古延陵地)附近的欐溪城,设大型造船工场船室,和一批中小船场石塘。造三翼、艅艎等战船,用于水战。大翼船长10丈,宽15尺,可载士卒90余人。”由此可见,江南必定有大河,从大河里坐船进入长江,这条大河就是延陵运河。
三次改道,三次向南大运河常州段是典型的江南运河,历史上经过三次改道,而每次改道,都是因为沿河街巷太过繁华、城区容量显得过于狭小而不得不改道,以扩大城区范围。周晓东(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常州运河自上海到成都物流吴王夫差开挖以来,经过了3次大的改道。第一次改道发生在元代至正年间,即公元1341年,由常州路判官朱德麟主持,在春秋古运河的南面开凿了一条城南渠,又称西兴河,它与春秋古运河形成两股水流并行东流。直到180年后,西兴河进一步拓宽疏浚,古运河才停止通航,全部靠西兴河通航。西兴河的位置,大致就是今天的吊桥路。第二次改道,发生在明代万历年间的公元1581年。西兴河太挤了,于是在它的南边开浚了新的一条运河,在常州的运河史上称为明运河,如今怀德桥、广化桥下流淌着的那段,正属于明代开挖的运河。
三次改道,三次向南大运河常州段是典型的江南运河,历史上经过三次改道,而每次改道,都是因为沿河街巷太过繁华、城区容量显得过于狭小而不得不改道,以扩大城区范围。周晓东(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常州运河自上海到成都物流吴王夫差开挖以来,经过了3次大的改道。第一次改道发生在元代至正年间,即公元1341年,由常州路判官朱德麟主持,在春秋古运河的南面开凿了一条城南渠,又称西兴河,它与春秋古运河形成两股水流并行东流。直到180年后,西兴河进一步拓宽疏浚,古运河才停止通航,全部靠西兴河通航。西兴河的位置,大致就是今天的吊桥路。第二次改道,发生在明代万历年间的公元1581年。西兴河太挤了,于是在它的南边开浚了新的一条运河,在常州的运河史上称为明运河,如今怀德桥、广化桥下流淌着的那段,正属于明代开挖的运河。
相关新闻
- 2017/7/24打造“传化网”智能物流系统平台
- 2017/7/20极大地提高了物流的运作效率
- 2017/7/18智慧物流从此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 2017/7/14给物流行业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 2017/7/13上海仓储物流配送